-
蔡亮 编辑
蔡亮,生于1932年9月,逝于1995年,男,汉族,福建厦门人。油画家。1981年调浙江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理事,浙江油画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中文名:蔡亮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2年9月
逝世日期:1995年
职业:画家
主要成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性别:男
蔡亮
1955年毕业于该院研究生班,分配到中国美协西安分会从事美术创作。
1978年调西安美术学院任教。
1981年调浙江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理事,浙江油画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擅长油画、壁画。
蔡亮代表作《井冈山会师》
蔡亮先生是福建厦门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于1955年师从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名师,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班。
1978年是蔡亮先生艺术生涯的巨大转折点,那时候他调任西安美院,也是从这里开始了他的西北写生的艺术生涯。他与陕北农民共同度过的时光,让他感受到了艺术的脉搏,他在这里勤奋作画,作品中也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与此同时,蔡亮先生还开始尝试革命历史画的创作。师从董希文和徐悲鸿,蔡亮在色彩上继承了董希文的单纯、明快、质朴的风格与气质,而造型上始终以后者徐悲鸿主张的写实主义为标杆。
《延安火炬》
《延安火炬》
《三大主力会师》
《三大主力会师》
油画《三大主力会师》表现的就是这个令人激动的历史场面:脚下的土岗带有明显陕甘宁地貌特征,红军战士们欢呼着、奔跑着,兴奋激动,真正演绎出“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聚景象。画家采用动态构图,使用红灰的暖色调,明亮晴朗的光线,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整体架构动感强烈,尤其是迎风飘扬的三面红旗,分别标注红一、二、四方面军,让画面气氛热烈活泼,充满欢乐与期望。
《丹青生涯》
《丹青生涯》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说,“看蔡亮的油画,不仅唤起我们对革命年代的回忆,而且使我们感觉到中国人的智慧和胆识。”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时代,蔡亮先生在早期创造了中国历史绘画的一个高度。他的艺术思想必须得到弘扬,他的艺术精神必须得到宣传。”他高度肯定蔡亮先生的艺术创作, “蔡亮先生维系着20世纪中国美术最重要的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革命历史画,这些画作定格在历史的天空,我们借以了解历史,同时了解绘画者的感情和内心世界,了解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我们是通过这些革命历史画了解绘画,从中吸取了艺术的第一口奶。”
蔡亮代表作《我们也要当红军》
蔡亮是中央美术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1953年本科毕业,1955年研究生毕业,师从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大师。毕业后,蔡亮受到错误的政治批判,分配到陕西工作。
此后的20多年里,蔡亮与陕北农民朝夕相处。他拿起画笔,创作了大量表现、塑造陕北农民形象的素描和油画写生,同时也开始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直到1981年调任中国美术学院任教。
除《贫农的儿子》之外,观众还可以看到《延安火炬》《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枣园来了秧歌队》《铜墙铁壁》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其中最为经典的作品是反映抗战胜利之夜、延安群众游行欢庆的《延安火炬》。有评论家说,画家大胆地用“光”来构图,让光演化成旋转的洪流,用蜿蜒盘桓的火把映照的欢腾人群,照亮黑夜中欢乐的人心。
蔡亮作品
蔡亮代表作(水粉)《科学技术的春天》
蔡亮在晚年时曾设想以晚清和近代题材创作新历史画,为此他参考安徒生《皇帝的新装》创作了《太后新装》,以剪辫子为素材创作了《完成的和未完成的》等作品。在他留下的一些草图里可以看到,画家还设想以鲁迅葬礼、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黄河大合唱等为素材进行创作。
蔡亮作品
《延安火炬》为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贫农的儿子》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建国15周年全国美展(1964)、全国美展(1972、1974)、全国双庆展(1978)、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1979)、建国35周年全国美展(1984)、全国第一届(1987)、第二届(1993)油画展等展览。收藏记录: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4幅)、中国美术馆(9幅)、延安革命纪念馆、宁夏博物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广东虎门鸦片战争纪念馆等。出版《蔡亮油画人物写生》《油画头像选》《素描、色彩入门》《蔡亮·张自薿油画选》《蔡亮作品集》等。
蔡亮油画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