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谋 编辑
1937年6月生于北京。1955年至196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黄均、李斛等著名美术教育家。毕业后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至退休。
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副主任、教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部主任、教授。擅长创作人物画、青绿山水画,并精于写竹。
1937年6月生于北京。1955年至196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黄均、李斛等著名美术教育家。毕业后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至退休。
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副主任、教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部主任、教授。擅长创作人物画、青绿山水画,并精于写竹。
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画传统和艺术创新,在作品中追求一种朴实、自然浑厚而又富有诗意的艺术风格。人物画作品《六月会上》《第一个春天》《晨牧》《暮韵》《班婕妤》《小雪》等及青绿山水画《清江春晓》《燕山翠峡》《湖山秀色》等分别为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的艺术陈列馆、收藏家所收藏。作品曾参加全国、地方各类美展,并赴美、奥、加、日、韩、新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多次赴日本、中国香港举办个展、联展。作品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大量发表在国内外画册和刊物上,并出版了多种单幅画、年画及连环画和个人作品专集。作品《暮韵》曾获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委员会主办的“1998国际世界和平艺术大展世界和平艺术奖”金奖。1991年及1996年两次赴日本讲学,受聘为“客座教授”。出版著作有《白描人物技法》《工笔人物画》《写意仕女画法》。编著有《中国历代画选》《中国白描·古代卷》。在《美术研究》《美术》《国画辅导》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画传统和艺术创新。在美术中追求一种朴实、自然、浑厚而又富有诗意的艺术风格。作品《六月会上》、《第一个春天》、《晨牧》、《新月》、《暮韵》、《采莲》、《班婕妤》、《小雪》及青绿山水画《清江春晓》、《燕山翠峡》、《湖山秀色》等分别为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的艺术陈列馆,收藏家所收藏。作品曾参加全国、地方各类美展,并赴美、加、日、韩、意、新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被选入《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大量发表于国内外画册和刊物上,并出版了多种单幅画、年画及连环画等。作品《暮韵》曾获联合国非政府组织主办的《1998国际世界和平艺术大展》“世界和平学术奖”金奖。山东翰墨缘画廊推荐画家1991年及1996年两次赴日本讲学,受聘为“客员教授”。出版著作为《白描人物技法》、《工笔人物画》。编著有《中国历代名画选》、《中国白描.古代卷》。在《美术研究》、《美术》、《国画辅导》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陈谋的画:清丽典雅诗意之美
王宝康
陈谋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建立之后,在新的教学体系中培养出的国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他有幸得到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等大师的亲授,从中得到多种艺术风格的濡染,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严格的素描、白描、写生能力的训练,系统的传统艺术钻研,经常到各地体验生活和旅行写生,造就了他艺术丰厚的文化底蕴,掌握了多种艺术表现技巧,无论人物、山水、工笔、写意都有精深的造诣。在60多年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典雅、清丽又不失浑厚、劲健的画风。
陈谋的人物画善于在平凡的生活视野中发现时代特色,人的生活境遇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瞬间。早些年,他经常痛上行李卷、带上画夹到各地乡村,少数民族地区,观察体验,搜集创作素材,画生活速写。陈谋创作了许多关于藏族生活的作品,这源于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曾在西藏生活了半年多的经历。在西藏住在普通农民家中,吃糍粑喝奶茶....。.这些作品都是深刻反映了藏区一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如他早期的《牦牛还家》《第一个春天》
陈谋作品欣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