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贤伦 编辑
1955年1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历任绍兴师专中文系副主任、主任,绍兴市书协主席、文联副主席,绍兴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负责文博工作。协助负责文化文物市场管理工作。分管文物处、博物馆处。
中文名:鲍贤伦
出生日期:1955年1月
职业:书法家
主要成就:作品入选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
出生地:上海
鲍贤伦
历任绍兴师专中文系副主任、主任,绍兴市书协主席、文联副主席,绍兴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鲍贤伦任浙江省文化厅巡视员,免去其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职务。
1974年继书法家徐伯清先生学习书法。主要用力于汉碑、孙过庭草书、褚遂良楷书和徐氏小楷。
鲍贤伦书法作品
1978年春入贵州大学中文系学习,受业师姜澄清先生多方面指导。
1981年作品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获一等奖。
1982年作品参加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赛,参加中日书法交流展。
1983年调入浙江绍兴师专中文系,讲授古代汉语课、书法课。
1984年被选为绍兴市书协副主席。作品参加文汇书法竞赛获二等奖。
1985年筹组绍兴师专书法教研室并任主任。作品参加国际书法展览(河南)。
1986年出任绍兴师专中文系副主任。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1987年河南《书法家》、辽宁《书法艺术》等刊登作品及创作谈。发表论文《对用笔与结构关系的再认识》。
1988年出任绍兴师专中文系主任。发表论文《对目前线条组合倾向的一些思考》《再论用笔与结构的关系——兼及创作时的情态》等。
鲍贤伦
1990年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发表论文《春风不度玉门关——从书法艺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隔膜看它的特质与文化品位》。
1991年出任绍兴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发表论文《书法节奏新论》。
1993年《中国书法》书坛中青年专栏介绍艺事。
1996年出任浙江省文物局局长。带队赴京举办《永和风·绍兴中青年书法展》。
1998年兼任杭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作品参加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览参加巴黎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
1999年被选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参加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
2000年出任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兼任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作品参加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参加日本·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
2001年《二十一世纪书法》和《书法导报》分别作专题介绍。
2002年《书法报》作专题介绍。
2003年参加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2004年《中国书画》作专题介绍。
2005年参加中国书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书协理事。
被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
在兰亭书法学院倡立兰亭书法基金。
2006年梦想秦汉·鲍贤伦书法展先后在杭州恒庐美术馆、衢州博物馆、绍兴鲁迅纪念馆举办,并印行《梦想秦汉·鲍贤伦书法》册。
《中国书法》作专题介绍。
《书法》作专题介绍。
被中国书协任命为隶书委员会副主任。
2007年 《鲍贤伦隶书对联》册出版。
出任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评委,参加评审并参展。
被提名参加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四十二人展览及活动。
《青少年书法》连续刊登“鲍贤伦答网友问”。
2008年 濠上观鱼·鲍贤伦书法展在海宁徐邦达艺术馆举办。
参加第八届国际书法大展。
被《中国书画》提名为“中国当下最具学术价值的书法家”之一。
鲍贤伦书法展在宁波美术馆举办。
《鲍贤伦书法集》出版。
应邀参加中国书法院简帛书法研究展。
古代经学有两种境界,一种是“我注六经”,侧重于训诂考证、章句解疏,以汉学为代表;另一种是“六经注我”,侧重于义理阐发,借古人经典寄托自己的观点,以宋学为代表。这是古代思想领域对待经典的不同方法,两者各具功能,各有建树,不应该有高下之别。艺术的目的,在于借助某一种具体的形式,来获得一种体验,抒发作者的情感和理想,书法亦如此。鲍贤伦先生在隶书创作中,不是机械地顺应隶书的历史贯例,延续经典的模式,而是追本溯源,深造高古,径直从上古隶书的源头,引一泓活水浇灌自家园地,既合于古,又适乎今,在表现隶书书体个性的同时,又表达自己的书法个性,从创作中获得纵心奔放、恣意豪迈的精神体验。因此,无论是他对待古典范式的态度,还是他创造的书法意境,都是在走一条“隶书写我”的路径。在他实现这一隶书理想的过程中,有三个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以书写性激活隶书的古艳之美
鲍贤伦作品
以写意性强化隶书的寄情功能
鲍贤伦作品
以学术性浇灌隶书的人文气质
鲍贤伦书法作品
2014年5月鲍贤伦为个展现场创作巨幅书法
书法艺术家鲍贤伦为筹备下月即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前日提前在浙江美术馆“开练”,鲍贤伦还现场完成了最大一幅长35米多、高4米的巨幛《归去来兮辞》,这幅作品之后也将参展,该巨幛是他特意为中国美术馆中央大厅环绕陈列而作。
据鲍贤伦介绍,展览将分为三个主题板块,“‘志于道’那是一个总体追求,很理想信念的东西,‘敬于事’为社会承担事、承担工作,‘游于艺’做一些艺术的实践与追求,这三个部分比较好地反应整个人生的理想或概念,所以我用三个板块构建整个展览。”鲍贤伦说。
鲍贤伦这次展览是自己几十年书法梦想追求的一次公布,不仅对自己创作艺术作一次展现,也趁机对自己的书法观念作一回梳理。此次展览主题为“我襟怀古”,但在鲍贤伦书法艺术里更多的是对古人敬仰,以寄托自己的书学旨趣,昭示自己几十年来书法追求路上对于“入古”的探索,“在入古的同时应该同时把个人的主体性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主体性最好的成果是什么?传统书法在当代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应该就是生命与新经验的提供,审美领域的新的拓展。”
鲍贤伦书法
鲍贤伦书法集
作者名称 鲍贤伦
作品时间2008-8-1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