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悦石 编辑
吴悦石,1945年5月17日生于辽宁沈阳,祖籍山东 ,中国当代大写意画家 、艺术教育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导师,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 ,中国职工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其主要绘画作品有《虎爪龙鳞老更坚 》《无限春光》《乾坤清气》《寒林卧雪图》《蓬莱观海图》《愿天下人都长寿》《我研朱墨作朱竹,烟笼秋雨白露深》《紫绶春光》《此时方为耀眼时》等,主要作品集和专著有《吴悦石画集》《吴悦石作品集》《快意斋论画》《天人之际》等。
吴悦石于1963年—1964年就读于中国画院大专班;1964年—1967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从事科普工作;1967年—1978年,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公社下放务农;1978年—1984年,在北京画店从事鉴定工作,并任主任;1982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主办的“八十年代中国画展”;1984年,任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1984年—2003年,任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秘书长;2000年—2002年,任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教授;2001年,任美中收藏家协会名誉顾问;2002年,任美中文物协会名誉会长。 ;2003年,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2006年10月,获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11月出席全国第八届文代会;2007年12月,获评为2007“书画中国”年度影响力人物。
中文名:吴悦石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沈阳
出生日期:1945年5月17日
毕业院校:中国画院
职业:画家
代表作品:《虎爪龙鳞老更坚 》《无限春光》《乾坤清气》
籍贯:山东
1945年5月17日,吴悦石生于辽宁沈阳。
1949年,跟随父母迁居北京。
1957年,拜北京中国画院画师王铸九为师学习中国画。
1961年—1963年,任北京林业技术学校中专技术员;1963年—1964年,就读于中国画院大专班。
1964年,作品《荷》参加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迎春画展。
1964年—1967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从事科普工作。
1967年—1978年,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公社下放务农。
1978年—1984年,在北京画店从事鉴定工作,并任主任。
1980年,在北京举办“吴悦石画展”;1981年,在南京举办“吴悦石画展”,另主办“吴悦石专题研讨会”。
1982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主办的“八十年代中国画展”。
1984年,任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1984年—2003年,任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秘书长。
1985年5月,在新加坡举办“吴悦石画展”,另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讲授中国画;1987年—198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语言学院学习英语。
1988年,在中国台北举办“吴悦石画展”,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讲授“中国书画欣赏”;1989年6月,在新加坡举办“吴悦石画展”。
2000年,返回中国北京;2000年—2002年,任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教授。
2001年,任美中收藏家协会名誉顾问;2002年,任美中文物协会名誉会长。
2003年,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2006年10月,获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11月,出席全国第八届文代会。
2007年12月,获评为2007“书画中国”年度影响力人物;2008年5月,在山东烟台举办“吴悦石画展”。
2023年12月1日,被聘为中国职工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2024年10月22日,受聘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书画院特聘名誉副院长。
吴悦石
吴悦石合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书画院特聘名誉副院长。
家世背景
吴悦石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书香世家。举家迁居北京后,吴悦石的家距离当时的荣宝斋只有几条街之遥。年幼的吴悦石经常看到大人们拿着字画在荣宝斋进进出出。喜欢画画的他,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去荣宝斋里看画、赏画。
绘画作品
创作时间 | 作品名称 | 作品类型 | 作品规格 |
---|---|---|---|
2008年 | 《大山深处》 | 纸本墨笔 | 145cm×114cm |
2009年 | 《释疑图》 | - | 35cmx33cm |
2012年 | 《钟馗》 | 纸本设色 | 137cm×66cm |
- | 《无限春光》 | - | 364cm×144cm |
- | 《虎爪龙鳞老更坚 》 | - | 726cm×142cm |
- | 《乾坤清气》 | - | 726cm×142cm |
- | 《昨夜深雨后,天明独路行。激湍响山谷,忽传读书声》 | - | 139cmx69cm |
- | 《寒林卧雪图》 | - | 139cmx69cm |
- | 《蓬莱观海图》 | - | 139cmx70cm |
- | 《愿天下人都长寿》 | - | 180cmx97cm |
- | 《我研朱墨作朱竹,烟笼秋雨白露深》 | - | 138cmx70cm |
- | 《百寿图》 | - | 97cmx179cm |
- | 《紫绶春光》 | - | 180cmx97cm |
- | 《墨荷》 | - | 179cmx96cm |
- | 《平安大吉》 | - | 138cmx70cm |
- | 《双鹰》 | - | 180cmx96cm |
- | 《事事如意》 | - | 139cmx70cm |
- | 《此时方为耀眼时》 | - | 139cmx69cm |
- | 《风来梳健羽,鹏飞故园南》 | - | 139cmx69cm |
- | 《飞鸟自语》 | - | 351cm×143cm |
- | 《布袋和尚造像》 | - | 34cmx34cm |
- | 《对弈》 | - | 34cmx34cm |
- | 《狗儿有佛性,虎亦有佛性》 | - | 34cmx34cm |
- | 《观日图》 | - | 34cmx34cm |
- | 《品茗》 | - | 34cmx34cm |
- | 《疏柳观鱼》 | - | 34cmx34cm |
- | 《参禅图》 | - | 32cmx32cm |
- | 《观画图》 | - | 32cmx32cm |
- | 《簪花图》 | - | 35cmx35cm |
- | 《春憩》 | - | 34cm×33cm |
- | 《濯足》 | - | 148cm×144cm |
- | 《望云》 | - | 151cm×144cm |
- | 《达摩祖师造像》 | - | 138cmx70cm |
- | 《这书好怪一字都无》 | 纸本设色 | 35cmx33cm |
- | 《雄赳赳》 | 纸本设色 | 136cm×68cm |
- | 《著书图》 | 纸本墨笔 | 33cmx26cm |
- | 《幽趣》 | 纸本设色 | 136cm×34cm |
- | 《仰天大笑出门去》 | 纸本设色 | 34cm×34cm |
- | 《悟道图》 | 纸本设色 | 34cm×34cm |
- | 《调鹤图》 | 纸本设色 | 34cm×34cm |
- | 《十年磨一剑》 | 纸本设色 | 136cm×68cm |
- | 《清趣》 | 纸本设色 | 100cm×32cm |
- | 《牵牛双鸡》 | 纸本设色 | 136cm×34cm |
- | 《礼佛图》 | 纸本设色 | 34cm×34cm |
- | 《桐叶封弟》 | 纸本墨笔 | 27cmx19cm |
- | 《蕉影清凉》 | 纸本墨笔 | 137cmx69cm |
- | 《怀中抱剑》 | 纸本墨笔 | 24cmx38cm |
- | 《红艳》 | 纸本设色 | 136cm×34cm |
- | 《佛法万千以戒为师》 | 纸本设色 | 35cmx33cm |
- | 《停琴图》 | 纸本墨笔 | 24cmx25cm |
- | 《观龙》 | 纸本设色 | 105cmx36cm |
- | 《顾恺之食甘蔗》 | 纸本墨笔 | 27cmx19cm |
- | 《负荆请罪》 | 纸本墨笔 | 27cmx19cm |
- | 《福来也》 | 纸本设色 | 134cmx67cm |
- | 《且试锋芒豪气生》 | 纸本设色 | 35cmx33cm |
- | 《题壁图》 | 纸本设色 | 35cmx33cm |
文集专著
出版时间 | 专著名称 | 出版社 |
---|---|---|
1984年 | 《吴悦石画集》 |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2003年 | 《吴悦石画集》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2005年 | 《吴悦石画集》 | 荣宝斋出版社 |
2007年 | 《关注水墨文化——吴悦石》 | 中国文化出版社 |
2022年 | 《吴悦石人物画集》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艺术综述
吴悦石笔下的线条老辣、苍劲、古朴、圆润,下笔简而不空、繁而不乱;画山水,则浑朴空灵、气韵高雅;画花鸟,则简括洗练、奇崛生动;画人物,则寥寥数笔而仪态万方。
写意花鸟
吴悦石的大写意花鸟绘画,是融汇了诸家之所长,如徐渭的放旷,八大的诡谲,石涛的简远,缶翁的清亢,白石的从容与自在,这些皆能在他的笔下找到迹痕。他能够化笔实为境界,得妙有于真空。无论是其笔下的“四君子”,还是墨荷、花卉以及禽羽翎毛之属,都能取诸家之法,最终达成自己的风格。
人物绘画
吴悦石的人物与画谱及前人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他的大写意作品中,人物造型简约,甚至抽象为一些概念。如高士的帽翅、发髻、眼睛、胡须等,已经简化为一组皴、擦、点、染而成的符号,而衣纹却用极见自在与洒落的长线挥舞而出。其实,这正是山水画劈麻写意的一般范式;其错落的构图和强烈的节奏秩序也是大写意花卉的基本方法。这是吴悦石大写意人物独特的造型语言,同时,也是他吐纳传统藉他山之石的创见与发明。
书法艺术
吴悦石其书法上溯魏晋、心仪古意,兼篆隶真草诸体之韵,亦得行草秘径,又受明人书风影响,笔势起伏跌宕、散逸流畅。以苍涩劲健的阔笔线条入其画作,又以多变的画技返补入书,两相兼糅,神意尽出,独显机杼焉。亦兼擅词翰,是故水墨纵横一侧,必伴有精妙款识,或长短有致,或散聚各异;多则盈百,少则穷数;皆引经据典,传情达意,信手拈来,不拘一格。既有精心遣句之作,阐释画中意趣,比赋题外之旨,突显笔中情致;也有神思迁想、连珠妙语,一经命题在心,便汩汩流出,一无滞碍;或任意散题,或用心营构,又极讲究下笔落款之处,要求纪事、署名、用章及引文的取势构成,与画作互为映衬对比,轻重疏密得宜,两相得益。
“吴悦石纵笔挥洒,大写意中国画墨彩飞扬。他扎根传统,专心修炼笔墨,反复研习历代名家画作;他继绝学,开新象,以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精准的鉴赏眼力推动了当代大写意中国画的发展,成为当代大写意中国画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扎根传统,化古出新,在探索传统大写意中国画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在修炼笔墨的同时,也不忘心灵境界的修养。他以从容的心态与方式,始终坚守传承着中国画的薪火,成为当代传统大写意中国画的领军人物。”(国际在线评)
“在当代文人画传统的承传体系中,吴悦石及其创作是一座不可绕过的重镇。无论是就其笔墨意象,还是所谓的精神气格而言,他在阐扬前人的同时,又更多地具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范畴中的创造与发明。这也是他之所以成为当下传统文人绘画领域执牛耳者的重要原由;吴悦石于中国画,举凡山水、花鸟、人物诸科皆有建树,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以及朴质率真的个性人生,生发于笔墨间,跃然于纸面上。其作品的鲜活、个性、优雅,不仅成为‘文人画传统’的空谷回响,更为当下观念纷纭的画坛,提供了一种参照。同时,也为当下中国画的发展与前景,指明了一条敞亮的新途。”(央视网评)
“吴悦石扎根传统,化古出新,以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推动了当代大写意中国画的蓬勃发展,成为当代大写意中国画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评)
“吴悦石是当代书画界德艺双馨的艺术名家,他的绘画作品疏朗洒脱、遒劲苍辣、充满朝气,尽显勃勃生机。”(《文化视界》评)
“吴悦石作为当下秉持高扬传统文人画精神和艺术旨趣,以扎实的国学根基和深厚的艺术素养,诗、书、画兼擅而令佳作叠出、每有新变,成为水墨大写意的大家已是不争的事实;他性平实雍和,非温非火,却急驱躁,不卑不亢;与人友善,与友事诚,与艺执敬。知画者,见一画而知其人,是中国书画魅力所在。真所谓‘人如其画,画如其人’是也。”(时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冯远评)
“吴悦石知识渊博,在各方面都取得卓越的成就,尤其在他的绘画、书法创作上显示出鲜明的中华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并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人民日报》评)
吴悦石作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