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民 编辑

中国美术家

周怀民周怀民

周怀民(1906年-1996年8月24日),现代美术家,无锡钱桥人。自小喜爱书画。因家境贫寒,19岁离乡谋生。业余时间自学绘画,逢假日常去故宫观赏和临摹古画,尤爱临摹清代“四王”真迹,同时阅读、钻研绘画理论,向知名画家请教技艺。26岁时临摹的沈子居巨画《桃源图》,以假乱真的地步,京华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特聘他去教授国画。应徐悲鸿之聘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执教。他描绘的太湖山水画中,常毕现芦苇、芦塘的质感、气势和神韵,被人们誉为“周芦塘”。代表作品《山水》《芦塘》《葡萄》等。出版《周怀民画集》《周怀民藏画集》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周怀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06年

逝世日期:1996年8月24日

主要成就:画作《山水》、《芦塘》等

出生地:无锡钱桥

代表作品:《周怀民画辑》

职称:教授

简介

编辑

周怀民周怀民

周怀民(1907年-1996年8月24日)曾用名周仁,一九〇七年生,1996年逝世。江苏无锡人。擅国画。1926年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师事吴镜汀,后留任该会教授 1934年起,相继在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和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任教 1956年参加文联西北参观访问团,后多次到各名山大川写生 1958年被聘为江苏省美术馆宋元明清画展鉴别艺术顾问,苏南文管会鉴定委员北京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2年在北平中国画研究会和湖社学山水画。曾任北平中国画研究会讲师,京华美专教授、教务长,北平国立艺专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监察委员、中山书画社社长,苏南文管会鉴定委员,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作品有《山水》 《芦塘》《葡萄》等。出版有《周怀民画辑》《周怀民藏画集》等。?

家庭背景

编辑

周怀民周怀民

周怀民,又名周仁,字顺根,生于光绪33年(丁未)农历6月22日(公历1907年7月31日),卒于1996年8月24日,斋号双柳书屋、水云阁等,无锡钱桥北街周巷人。

父亲周坤煜(字珍山)是在钱桥桥北桥堍下开茶馆的,因为人仗义,其兄又在汉

口衙门当大官,地方上人就推举他做“图董”。(清代沿用明制,在县治以下设乡,每乡推举乡董一人,总揽全乡事务。乡以下分设若干图,每图推举图董,管理全图事务,另设图正一人,专管图内的田赋征收、田地房产的买卖过户、图册注记及赋税交款书等等。)其祖上根据周家家谱记载,在明代永乐年间从无锡玉祁槽坊迁来,家境因是大户人家原较殷实,到周珍山时已趋败落,房子有两间四进的厅屋,是巷上较好的房子,但田产只有在一块高地上垦出的三分田和屋旁的一块桑树地。周怀民母亲育有四女三男,后夭折了三个,周怀民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家里日子过得很清苦,好在两个姐姐都嫁了条件较优越的人家,两个姐姐出嫁后经常接济家人。日子虽然困难,周珍山还是让两个儿子上了当时的新式学堂。

生平经历

编辑

周怀民长城内外周怀民长城内外

少年的周怀民就以擅画佛像而著称乡里,他早年毕业于无锡桥旁的一所技工专科学校,学的专业是“土木建筑”,这时的周怀民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因为姐姐的公公在北平电报局当干部,所以周怀民19岁就离开家乡到北平新街口电报局当了一名小职员。其业余时间坚持自学绘画,逢假日则化一个大洋买张门票去故宫观赏和临摹古画,往往要到掌灯时分才出来,以致后来连故宫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一个大洋在当时可以买半袋面粉。周怀民节衣缩食,潜心艺术,他一有空就往故宫、荣宝斋和琉璃厂跑。他尤爱临摹清代“四王”画迹,同时阅读、钻研绘画理论,向著名画家请教技艺。久而久之,

周怀民作品周怀民作品

他练就了一支风骨遒劲、浑厚苍茫的画笔和一双辨别真伪,深邃锐利的鉴画火眼金睛。1926年(20岁)有了绘画基础的他进入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师事吴镜汀学习山水,后任该会讲师、评议。水滴石穿,天道酬勤,六七年的刻苦钻研,其国画已可登堂入室。26岁时临摹的一幅四丈多长的沈子居巨画《桃源图》,已达乱真地步,北平的一些画家见了都交相称赞。京华艺专校长特聘他去该校教授国画,后来又任该校教务长,这时他与黄宾虹张大千齐白石等著名画家有了交往。1934年被徐悲鸿聘为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山水画兼职教授。周怀民进京后吴镜汀对其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吴镜汀只比周怀民大三岁。吴镜汀

戴着眼镜,精神矍铄,身板硬朗。青年时代,他在北京谋生。学徒期间,利用假日到故宫去观赏临摹名画。中饭就啃馍馍、冷烧饼。冬天手冻疆了,搓搓热再画;夏天汗水湿透纸张,揉了重新临,多年的勤学苦练,便在绘画艺术上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周怀民忘不了故乡的太湖山水,他以善画“芦荡”、“葡萄”著称,有“周芦荡”、“周葡萄”的美誉。1947年,他在无锡城中公园同庚厅举办画展,一幅幅画面上芦苇随风摇曳,渔人驾舟捕鱼,一派江南水乡风光……解放后,周怀民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到峨嵋山观猴,去长江三峡写生、黄山、长城湖光山色陶冶了他的性情,扩大了视野。他又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在葡萄园内看到农民丰收的喜悦,串串水晶葡萄引起了他的艺术创作灵感,他细微观察,反复揣摩,又吸收了西洋画的某些表现手法,创出了新路。

1975年,他以葡萄作品赠送给联合国,美、意、法等国的报纸都作了详尽的介绍。从此,周怀民蜚声中外,在中华民族的绘画史上占了一席之地。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节衣缩食,收藏了一批流散在社会上的名贵字画。1984年,他毅然将这批藏画捐献给家乡人民,为此,无锡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建造了一座“周怀民藏画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写了馆名。“丹青胜手精鉴别百轴秘藏献家乡,周怀民捐赠近现代书画精品展开幕”搜求千轴皆国宝,画笥充盈囊中空。先生岂为儿孙计,秘藏终为天下公。这是无锡籍画家周怀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向家乡慷慨捐画时,画坛老友潘?兹曾这样作诗兴咏。

市博物馆捐赠书画系列展之三——周怀民捐赠近现代书画精品展在市馆开幕,引来

许多爱好者观赏品评。生于1907年的周怀民从青年时代起便爱好临摹和收藏古画,经过毕生节衣缩食逐渐觅得100幅宋、元、明、清的珍贵古画,并在绘画与收藏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鉴赏学养。他1957年入北京画院,平生擅长山水,得北宋神韵,尤以芦荡、葡萄著称,为国家一级画师。1984年秋,远在北京的周怀民毅然将几十年藏的200多幅历朝名家字画,以及自己的优秀作品献给了故乡。市博物馆专门为他建立了“周怀民藏画馆”。周氏捐画,都是众人平时难得一见的名家真迹,如邓拓的《草书毛主席答友人七律诗》,钱君?的隶书,赵少昂的《柳蝉图》,谢稚柳的《荷花图》、唐云的花鸟图、吴湖帆的书法,费新我的书法二嵌轴,沈鹏的草书轴,许麟庐陆俨少的《松石双栖图》以及上名家吴青霞的《鹤鸣图轴》等,三十余幅名人佳作洋洋大观。同时展出的还有15幅周怀民自己的巨幅佳构,包括《山花烂漫图》《秋色满太湖》《大箕山图》《春山白云图》等,笔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师法自然,得天籁之趣。

书画世家

编辑

周怀民作品周怀民作品

国画大师周怀民,曾以“周芦塘”、“周葡萄”著称于世。其实打开《周怀民画集》、《周怀民藏画集》等专著,一幅幅动静相适、浓淡相宜、情景交融、骨力刚健的山水画更为沁人心脾。周怀民先生不仅以画著名,更以他的忠厚为人、待人谦诚、公而忘我、拳拳报国之心而感动后人。老人离开我们已十余载了,是他的百年纪念。他无偿奉献给国家以及后人的100多幅罕世艺术珍品,其中包括明、清时期的古字画,还在家乡无锡的艺术馆中。周老对宋元山水独具匠心,特别对宋代马远的山水深有研究,在采众古人之长、博览名画杰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周怀民先生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豪放婉约为一体,工笔写意双美。他的山水画刚劲委婉,古雅多姿,他的葡萄晶莹剔透,他的梅花铁骨冰姿,给人以凝重贤贞之感。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价值千金,他都无私地奉献给国家,而老人一家仍生活在两间陋室之中。我曾常去周老家看计燕荪老师(周怀民的夫人),老人身居陋室,心态泰然,每天写字作画,在忘我的怡然中生活,不改其乐,使我领略了人生的真谛:金钱不是生活的本质,爱和奉献才是无价的。计燕荪继承了周怀民的水墨情缘,仍多次出现在名家云集的书画笔会上。他的大女儿周国瑾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继承父亲的中国画艺术上又有创新。行万里路,师法造化,是中外画家的共同追求。在这方面周国瑾是不让须眉的。她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甚至深入到“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因此,她的山水画潇洒豪放,意境深邃,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笔下的牡丹雍容华富,却又不娇、不俗、不媚,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神韵和风骨,从而博得了“脱尽脂粉气,难得丈夫风”的评价。

周国瑾的画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台湾等地展出,受到好评。北京天安门、钓鱼台国宾馆等收藏有她的作品,日本、委内瑞拉、比利时也均有收藏。

周怀民作品周怀民作品

周国瑾还有一个崇高的愿望,就是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绘画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它的魅力。为此,她在北京收了许多洋学生,其中大部分是各国驻华使节的夫人。通过短短几年的精心培养,这些学生的作品已在国内举办过多次展览,形成了华夏文化海外传人的一支小队伍。美国、法国、西班牙、瑞士、委内瑞拉的新闻媒介都作了详细报道。丹青无国界,海外有传人。周国瑾的耕耘,增进了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了解,相信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她的海外学生近100名,将在京举行周国瑾海外学生国画展。

周老的幼子周国良,为人一如其父,温良敦厚,待人以诚,重义轻利,襟怀坦荡,画坛皆有口碑。他自幼受周老熏陶教诲,濡染丹青,以山水画用功最勤,后拜海上名家吴青霞先生为师潜心画鱼,并猎翎毛花卉。他的书画艺术最以“鱼”为著名,一条条鲜活、吉祥的鲤鱼在周国良的笔下,融入了人性化、趣味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他在绘画中既能保持中国画传统技法,又有新创意。因而他的山水画既有南国的秀丽又具有北方的雄浑,空灵飞动中见磅礴的气势;其花鸟质朴无华,拙中见巧;而其笔下相互嬉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群鲤图更为海内外所称道。国良的作品屡见于全国各大报纸杂志,多次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地区等地展出,并被中外政府首脑及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收藏。

周老及全家人都立志于中国书画事业。他们的昨天,今天及明天都将用优美的中国书画艺术陶冶世人的心灵。

个人评价

编辑

周怀民画作

无锡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是吴文化的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书画艺术领域中,历来人材辈出,各领风骚,其中不乏志向高远、才情超凡的画家,周怀民就是其中之一。

周怀民画作

周怀民作为无锡乡贤画家,又是民国“京派”画家代表,还是著名的收藏家和鉴定家,其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较大。先生生前生活简朴,为人谦和,淡泊名利,乐善好施。

作品保护

编辑

2023年5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其代表作不准出境。

下一篇 周元亮

上一篇 金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