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世光 编辑
田世光,(1916年10月—1999年7月)号公炜,柳浪画派创始人 。祖籍山东乐陵,世居北京西海淀六郎庄。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早年拜张大千门下,为大风堂弟子之一 。
早年求学于京华美术学院,专攻国画花鸟,解放前在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花鸟、山水画创作,继承了宋元派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的优良传统技法,并赋之予新的时代精神,为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名家。田世光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副会长,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院务委员。
中文名:田世光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乐陵
出生日期:1916年10月
逝世日期:1999年7月
毕业院校:北京京华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柳浪画派
六郎庄位于昆明湖东岸,明人沈榜《宛署杂记》中记载宛平县西北有北海店,“其旁曰牛栏庄”,即指此地。最初只有8户人家种稻养牛,以后清代修畅春园、颐和园,六郎庄得到发展,庄中不少人在园里当差,慈禧太后每年春天去颐和园,也是必经过六郎庄。清兵入关后,人民为了表达对清朝统治者的反抗情绪把牛栏庄敷演成“六郎庄”,这个名称最早出现是在康熙五十一年
田世光出身于大家族,但在全族中以他家的支脉最穷,幼年常遭到家族中有钱人的白眼,使他痛感“富而不仁”的古语,进生同情穷苦人之心,立志要作出一番事业。他自学龄时起即在本村读私塾,喜欢画画,经常用石笔和粉笔在方砖上画小鸡、小鸭、汽车、飞机,还喜欢回燕子和蝴蝶、草虫等。看到别人放风筝,自己买不起,也只有自己动手绘制。他有一位本家舅舅,曾带他去中央公园
1946年6月底,徐悲鸿先生出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请著名画家齐白石、吴作人、李可染、李苦禅等到校任教。是时,田世光创作了一幅长1.2丈的《幽谷红妆》图,画面以海棠花为主,并以瀑布、山壁、锦鸡作映衬,这是一幅风格独特的花鸟与山水相结合的巨幅作品。先生这幅画颇多含意:当时山水画家总认为花鸟画是雕虫小技;再则人传徐悲鸿大师说北平画界没有巨幅作品。田世光虽然没有见过徐先生,但得闻此言却有些不太服气,他想,画得好坏姑且不论,但是画巨幅画还是可以的。他有意出品这幅画让徐先生看看。先生这幅巨画参加了在中山堂举办的联展。事后艺专李旭英告诉先生说悲鸿校长在《幽谷红妆》前看了好几遍,还打听作者是否一位老先生?过了几个星期,艺专教务科长刘均衡代表大师来家看望先生,并询问可否去艺专教课。均衡建议他去拜访悲鸿先生,田世光认为当时徐先生正与北平某些国画家论战,不必主动去见徐先生。又过了两个星期,艺专注册科长张卫铨来家,说徐大师次日拟登门看望。徐大师为了学生,不惜年长亲自到一个青年画家家里登门聘师,这说明了大师人格之伟大。先生为此非常感动,由衷敬佩大师的为人,第二天便主动去拜望了悲鸿大师,并受聘为艺专讲师。从1947年暑假后,先生一直在艺专印鉴:公炜、田、田世光、百花齐放、世光、田世光印、花间鸟语、柳浪西园。邮票名作
1964年中国邮政采用田世光绘制的17款牡丹图案发行了志号为特61的牡丹小型张和15枚邮票,该套邮票因绘画艺术高超、印制水平精细和富贵吉祥的内涵广受集邮爱好者追捧,田世光也因此被尊称为“牡丹之父”。在邮票画面中田世光采用工笔画手法,用双勾重彩描绘盛开的牡丹,表现出了牡丹婀娜多姿、雍容华贵的风范,极具艺术价值。邮票采用彩色影写版,精美的印刷使邮票更加色泽鲜亮,层次丰富。1980年牡丹邮票曾被评为“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15枚套票也高达2000多元。
中国邮政在2009年的世界集邮展览上将田世光绘制的牡丹邮票与新发行的牡丹邮票(《国色天香图》小型张)一起开发为《国邮·国花牡丹》大邮票,《国邮·国花牡丹》大邮票首次采用书画高仿工艺,将牡丹邮票放大为高706毫米、宽400毫米的巨幅邮票,并采用传统书画装裱方式将牡丹大邮票装裱成画轴式邮票,牡丹大邮票分为丝绢版和宣纸版两种,分别采用高级传统书画专用丝绢和专用宣纸;为便于保存和长久收藏,邮票采用防水油墨,对宣纸版还进行了最新的防水技术处理,理论上可以保存数千年。《国邮·国花牡丹》大邮票还是中国第一套采用古画高度仿真工艺制作的国画邮票,兼具书画和邮票双重收藏价值。
《国邮·国花牡丹》大邮票的发行具有特殊意义,受到2009世界邮展国内外集邮专家的高度评价,并作为邮展评审委员会和征集委员会委员专享国礼。
2023年5月5日,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防止近现代珍贵文物流失,田世光被国家文物局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代表作不准出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