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 编辑

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医毒物分析学家

刘耀刘耀

刘耀,男,1937年11月23日出生,山西忻州河曲人,法医毒物分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法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3年,刘耀毕业于内蒙古大学;1963年至1965年,在公安部民警干校技术室担任技术员;1965年至1975年,在公安部三局技术处工作;1975年至1980年,担任公安部刑事技术研究所室主任技术员;1980年至1982年,成为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毒物研究室访问学者;1982年至1999年,先后担任公安部第二研究所室主任、工程师、副所长、副研究员、所长、研究员、主任;1994年至1996年,担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1999年,担任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耀主要从事法医毒物分析工作。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刘耀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7年11月23日

毕业院校:内蒙古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籍贯:山西忻州河曲

人物经历

编辑

1937年11月23日,刘耀出生,山西忻州河曲人。

1958年9月至1963年7月,在内蒙古大学化学系学习,本科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63年7月至1965年1月,在公安部民警干校技术室工作,担任技术员。

1965年1月至1975年3月,在公安部三局技术处工作,担任技术员。

1975年3月至1980年7月,担任公安部刑事技术研究所室主任技术员。

1980年7月至1982年7月,成为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毒物研究室访问学者。

1982年8月至1999年4月,先后担任公安部第二研究所(现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室主任、工程师、副所长、副研究员、所长、研究员、主任。

1994年1月至1996年1月,担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

1999年,担任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研究员。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耀院士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据2022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刘耀从事法医毒物分析工作50年,主持并参加完成了2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筹建并展了中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工作;筹建了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参与制定75、85、95和10年刑事技术发展规划;主持行业标准和一些部门技术法规的制定。

截至2021年12月,刘耀在中国国内法医界首次提出“毒物分析质量控制”技术,建立起8组55种常见毒物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逐步使中国法医毒物分析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研成果奖励

据2022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刘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大会奖1项。

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78年

吩噻嗪类药物中毒检验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3年

毒物分析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8年

疑难客体指纹显现提取新技术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4年

法医DNA质量控制技术及DNA数据库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学术论著

截至2020年1月,刘耀在中国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6部。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21年12月,刘耀已培养出25位博士、3位硕士。

技术培训

据2022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刘耀促成联合禁毒署培训合作,举办了15期麻醉药品检验技术培训班。

讲座报告

2006年5月1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主办、刑事司法学院协办的名家论坛第九讲在该校昌平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刘耀作客名家论坛并作了题为《物证鉴定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的内容和含义》的演讲。

2010年6月25日上午,在内蒙古大学南校区教学主楼2号会议室内,刘耀为内蒙古大学师生作题为《法庭科学漫谈》的专题讲座。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7年

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人事部、国家教委

1997年

对中国和世界法庭科学做出突出贡献奖

泛美法庭科学会

200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编辑

任职时间

任职机构

职务

1997年

中国法医学会

理事长

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1989年

印度-太平洋地区法庭科学学会

副理事长

1991年8月

世界毒物学家学会

中国地区代表

1992年

世界法庭科学大会筹备委员会

第31分会主席

1996年

联合国禁毒署

“世界麻醉药品检验技术研讨会”主席

2006年5月

中国政法大学

兼职教授

个人生活

编辑

姓名由来

刘耀,原名叫刘棹(音同赵字,繁体写法是木字加翟字)。刘耀的父亲信命,刘耀出生后他找算命先生给孩子“称命”。箅命先生说刘耀的命很好,但稍有点缺“木”,所以给刘耀取名时要有一个“木”字旁的字,所以起名为刘棹。刘耀上小学后同学们把棹读为“少”,听起来不好听,所以刘耀没有经过父亲批准就改为了刘耀。过了一段时间,刘耀的父亲也没有强烈反对,于是就一直这样用了。

家世背景

刘耀的父亲是旧制高级小学毕业,在当地的县城里当时算是有文化的人。

人物评价

编辑

刘耀从事法庭科学技术工作50年来,在科研、案件鉴定和技术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大成就和突出贡献。学风道德正派,是中国法庭科学技术事业承前启后的优秀代表。 (中国工程院评)

刘耀是中国著名的法医毒物分析学家,在科研、案件鉴定和技术管理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心系国家发展,多次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刘耀关心并积极参与工程院的各项工作,在战略咨询、学术引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刘耀热爱祖国、心系人民、开拓创新、勇于攀登、严谨治学、敬业奉献、坚持真理、为人师表,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周济院长祝贺刘耀院士八十寿辰贺信)

下一篇 陆道培

上一篇 李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