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宪 编辑

汉朝文学家、方术家

郭宪(生卒年不详),字子横,汝南宋(今安徽太和)人。汉朝文学家、方术家。

郭宪少时师事东王仲子。时王莽为大司马,郭宪受到王莽器重。王莽篡位后,召为郎中,赐以衣服,郭宪将衣服烧毁,逃于东海之滨。汉光武帝即位后,召为博士。建武七年(31年),郭宪升任光禄勋。建武八年(32年),光武帝亲征隗嚣,郭宪强谏不从。其后颍川兵起,光武帝回驾而还。当时匈奴屡次犯塞,光武帝召百僚廷议。郭宪以为天下疲敝,不宜动众,不合帝意,遂以病辞退,卒于家。

郭宪著有《汉武洞冥记》,又名《汉武帝别国洞冥记》或《汉武帝列国洞冥记》,今存4卷60则,记“远国遐方之事”,异国风土人情,颇类于《山海经》。《洞冥记》想象奇特,文笔细腻,内容丰富多彩、光怪陆离,围绕汉武帝求仙主题,颇富文学价值,对后世小说创作等影响较大。其中如“影娥池”等故事,也常为后世文人所引用。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郭宪

字:子横

所处时代:西汉末至东汉光武年间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汝南郡宋县(今属安徽太和)

主要作品:《洞冥记》

人物生平

编辑

郭宪,字子横,汝南宋人。少年时拜东海王仲子为师。当时王莽做大司马,征召王仲子,王仲子想去。郭宪谏阻道:“按礼,只有来学的,没有去教的。今君贱道畏贵,私下所不赞同。”王仲子说:“王公是最重要的人物,不敢违抗。”郭宪说:“现在正是讲业之时,应把事情办完。”王仲子听从了,很晚才去。王莽问:“君为什么迟到?”仲子把郭宪的话作答,王莽暗自惊奇。等到后来篡了位,拜郭宪做郎中,赐以衣服。郭宪烧掉王莽所赐之衣,逃到东海之滨。王莽十分痛恨,想追赶又不知他在何处。光武帝即位,寻求天下有道之人,于是召郭宪为博士。再升迁,建武七年(31年),代张堪做光禄勋。八年(32年),车驾西征隗嚣,郭宪谏道:“天下刚刚安定,车驾不可行动。”并立即拔出刀砍断车革引(胸带)。光武帝不听从,于是亲征陇西。后来颍川兵起,才回驾而还。光武帝叹道:“后悔不用子横的话。”当时匈奴数次进犯边塞,光武帝很担心,于是召百僚在朝廷议论。郭宪认为天下疲敝,不应兴师动众。谏争不合旨意,于是伏地称头昏,不再说话。光武帝派两名郎官扶下殿,郭宪也不拜。光武帝说:“常听说‘关东觥觥郭子横’,这话一点不假。”郭宪于是以病辞退,病逝家中。

轶事典故

编辑

郭宪从驾到南郊祭天,忽然回顾东北,含酒喷了三口。执法之士奏为不敬之举。光武帝诏问其故。郭宪答道:“齐国失火,所以用此压之。”后来齐国果上报有火灾,与郊祀之日期相同。

主要作品

编辑

《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汉武洞冥记》(又名《洞冥记》、《别国洞冥记》、《汉武帝别国洞冥记》等)一卷,题郭氏撰。《日本国见在目录》杂传家类及《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新唐书·艺文志》道家类并作四卷,郭宪撰。前人多疑《洞冥》非郭宪作,似后人假托,但都缺乏坚实有力的证据。

史料索引

编辑

《后汉书·方术列传》

影视形象

编辑

2013年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孙红雷饰演郭宪。

下一篇 许杨

上一篇 任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