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咸 编辑
包咸(前6年-65年),字子良,会稽郡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人。东汉大臣、经学家。
初为诸生,进入长安学习,学习《鲁诗》、《论语》。举孝廉出身,授郎中,教授皇太子《论语》,历任谏议大夫、侍中、右中郎将。
汉明帝永平五年,担任大鸿胪。永平八年,去世。
中文名:包咸
别名:子良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公元前7年
逝世日期:65年
职业:经学家
主要成就:作《论语章句》,据陆德明说曾立于学官
出生地:会稽曲阿(今江苏丹阳)
代表作品:《论语包氏章句》(已佚)
儿子:包福
早年经历
包咸字子良,会稽曲阿人。年轻时为诸生,在长安学习,以博士从细君为师,学《鲁诗》、《论语》。王莽末年,回乡里,在东海境被赤眉军拘执。十多天,包咸早晨晚上诵经自如,赤眉军奇怪,把他遣发走了。因此住在东海,造精舍讲授。
入朝为官
光武即位,才回到自己的家乡。太守黄谠任户曹史,想找包咸去教授他的儿子。包咸说:“礼有来学的,没有去教的。”黄谠就送儿子去向他请教,以他为师。举孝廉,授郎中。建武中,入朝廷教授皇太子学习《论语》,又作《论语》章句。授谏议大夫、侍中、右中郎将。
晚年生活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升任大鸿胪。每进见皇上,皇上以几杖赐他,入屏不趋,赞事不名。经传有疑义,常派小黄门到他家里去问。显宗认为包咸有老师的恩德,生活清苦,经常赏赐珍玩束帛,俸禄也比各公卿多,包咸都散给诸生中最贫困的。病重时,汉显宗亲自去看视。
公元65年(永平八年),死在任内,享年七十二岁。
范晔《后汉书》:“斯文未陵,亦各有承。涂分流别,专门并兴。精疏殊会,通阂相征。千载不作,渊原谁澄?”
参见《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
儿子:包福,授郎中,用《论语》入朝廷教授汉和帝。
《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了一位十分牛气的文人,名字叫包咸。为何说他牛气?太守派人请他给儿子授课,他却说:“礼有来学,而无往教。”意思是说:按照礼节,求学的人要登门拜师学习,而不应让老师屈尊到学生家里。太守觉得他的话在理,立即安排儿子过去。包咸学问很大,后来还当上了皇太子(刘秀儿子)的老师。太子即位后,每次读书遇到疑点难点,都会派人到包咸家里请教。需要说明的是,包咸不是天才,做学问也没有过人的天赋,他的知识完全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书中记载,王莽执政末期,包咸曾被“赤眉贼”拘捕,遭关押十余日。这期间,他没有蹉跎一寸光阴,“晨夜诵经自若”,因此众贼十分感动,很快就把他释放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