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恢 编辑
童恢,字汉宗,琅琊郡姑幕(今山东诸城市西南)人,生卒年不详,东汉时期官吏。光和五年(公元182年)被征入公府,授不其县令,在任时人民安居乐业,后升丹阳太守,得暴疾而死。
本名:童恢
别名:童公
字:汉宗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琅琊郡姑幕(今山东诸城市西南)
主要成就:不其县令、丹阳太守
童恢,字汉宗,琅琊郡姑幕(今山东诸城市西南)人。父亲童仲玉,碰上凶荒年岁,把全部家产拿出来赈救,九族和乡里的人靠他全活的以百计。童仲玉很早就死了。童恢年少时在州郡为吏,司徒杨赐知道他执法公平,于是征召他。杨赐被弹劾应该免职时,他的部属都抛弃他走了,只有童恢一个人去朝廷为杨赐争辩。杨赐的案子得到平反,那些部属又统统回来了,童恢却驱马而去。因此舆论称赞他 。
再被征入公府,授不其县令。县吏及百姓有犯法禁的就随时教育;如果官吏称职的,百姓中有人做了好事的,都赏赐酒肴,以奖励劝免他们。耕田纺织等生产事业,都有规章。全境清静,牢狱连年空空如也,没有一个囚犯。
邻县的流亡人口都来归附,迁居的二万多户。老百姓常遭虎害,设栏捕虎,活捉了两只老虎。童恢出来骂虎道:“天生万物,只有人最贵。虎狼应当吃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你竟残暴害人。依据王法,杀了人的处死,伤了人的治罪。你们如果是杀了人的,应当低头认罪;自己认为没有的,应当呼号称冤。”一虎低头闭目,露出震惊恐惧的样子,立刻被杀。另外的那只老虎,望着童恢吼叫,跳跃不止,童恢命令放了它。县吏和百姓歌颂他。
青州荐举他的优异,升丹阳太守,得暴疾而死。
弟弟童翊字汉文,名气比童恢大,宰府先辟举他。童翊因病不能说话,不肯出仕。等到童恢奉命后,才就孝廉,授须昌长。教化有特殊的成绩,县吏和百姓生为立碑。听说举荐者将死,弃官归。后来被举为茂才,不就,死在家里。
《后汉书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父亲:童仲玉
弟弟:童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