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霸 编辑
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东汉大臣、经学家。
少时,为人孝顺谦让,处事符合礼节,人称“张曾子”。师从长水校尉樊鯈,学习《严氏公羊传》,博览“五经”。举孝廉出身,起家光禄寺主事。
汉和帝永元年间,出任会稽太守,举荐顾奉、公孙松等贤才, 发展教化,颇有政绩,拜议郎,累迁侍中、五更,尊礼于太学,因病去世,享年七十,门生私谥“宪文”。
全名:张霸
别名:张曾子
字:伯饶
谥号:宪文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成都
主要成就:删减严氏公羊传 治理会稽郡
最高官职:会稽太守
张霸从小知道孝顺和谦让,即使出入饮食,都合乎礼节,乡亲称为“张曾子”。七岁,张霸通晓《春秋》,还想进修其他儒家经书,父母说“你年纪小,不能学那么多”,张霸说“我饶为之”,所以取字“伯饶”。后来,跟长水校尉樊鲦学习《严氏公羊春秋》,博览《五经》。当时青年人孙林、刘固、段著等羡慕他,各人在张霸住室旁边买房子住下,以便向其学习。张霸举孝廉出身,担任光禄寺主事。
永元年间,张霸做了会稽太守,上表推荐处士顾奉、公孙松等。顾奉后来做了颍川太守,公孙松做了司隶校尉,都很著名。其余有专业特长的,都被提拔录用。从此,郡中人民争相磨砺志节,学习经书的上千数人,道路上都听见诵读声。
张霸认为,樊鲦删改《严氏春秋》还有许多繁辞,又减定为二十万字,改名“张氏学”。张霸开始到越州,贼人尚未解除,郡界不安宁,张霸便发布公文,明用信实,贼人就束手归附,不烦士卒之力。童谣说:“弃我戈,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张霸视事三年,对说:“太守从孤儿出身,做到了郡守。大凡太阳正中就倾斜,月亮满后就亏损。老子有句话:‘知足不辱’。”于是上书请病假。后来又被征用,四次升迁,做到侍中。
年纪到了应当休养时,张霸生病而死,享年七十。临终前,写下遗书,告诉儿子“:从前,延陵季子出使齐国,儿子死在泰山郡的赢县、博县之间,就地埋葬在坎坷的路侧。现在,蜀道阻远,不宜运归乡里,可埋在此处,够掩埋头发牙齿就够了。务必遵照速朽的原则,体现我的心愿。人生一世,应当受别人畏敬,如果不好好安排自己,简直自作自受”。儿子们遵照父命,安葬于河南梁县,并且安家。将作大匠翟酺等与诸儒门人追录张霸的生平行事,私下谥号“宪文”。
成语“不识时务”出自《后汉书 张霸传》:邓皇后之兄虎贲中郎将邓骘,是当朝贵盛,听到张霸的名气,想与他交朋友。张霸犹豫不作回答,众人以为不识时务。
张霸,字伯饶,侍中 | 张楷,字公超,长陵县令 | 张陵,字处冲,尚书 |
张玄,字处虚,侍御史 |
《后汉书 卷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郑范陈贾张》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