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镡 编辑
坚镡(?~50年),字子伋,颍川郡襄城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初为郡县吏。更始帝时期,投奔大司马刘秀,担任主簿、偏将军,参与平定河北、镇压农民起义,颇有功勋。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拜扬化将军,册封濦强县侯,参与攻取洛阳。邓奉之乱时,坚守南阳郡,迁左曹,改封合肥侯。
建武二十六年(50年),坚镡去世。
中文名:坚镡
别名:坚子伋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未知
逝世日期:50年
职业:将领
主要成就: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出生地: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
封爵:合肥侯
地位:云台二十八将之二十二
官职:扬化将军
投奔刘秀
坚镡全身像
刘秀到了河北之后,广纳人才。这时,有人向刘秀举荐坚镡,刘秀因而召见。因为坚镡有担任郡县吏员的经历,刘秀署坚镡为主簿。不久,拜坚镡为偏将军。此后,坚镡率军跟从刘秀参加了平定河北的战争。
征战河北
刘秀消灭割据邯郸的王郎等人之后,仍有大小数十支农民军在河北地区坚持斗争,成为刘秀占据河北的主要障碍。刘秀遂在黄河以北广大地区与各部农民义军展开一场大规模作战。
公元24年(更始二年(24年)秋,坚镡随刘秀首先进攻活动于藁县(今河北束鹿东南)、清阳县(今河北清河东南)、博平县(今山东茌平)的数十万铜马军。双方相持月余,汉军击溃铜马军。随后,又在蒲阳(今河北完县)与铜马、高湖、重连联军决战,各部农民军大败而降。随后,坚镡又随刘秀的军队击溃了聚集在射犬聚(今河南武陟县)一带的赤眉别帅、青犊、大彤、上江、铁胫、尤来、五幡等部10余万义军。
更始三年(24)正月,刘秀督率诸将向北追击尤来、大枪、五幡等部农民军,在元氏县(常山郡治所,今河北元氏县)大破敌军, 坚镡击破大枪农民军于卢奴县(今河北定州市)。
刘秀回到蓟都之后,再派遣坚镡与耿弇、吴汉、景丹、盖延、朱祐、邳彤、耿纯、刘植、岑彭、祭遵、王霸、陈俊、马武封十三位将军,追击农民军残部到潞城(今通州区潞城),到达平谷县。再战,斩首一万三千余级,穷追于右北平郡无终县(今玉田县)、土垠(今河北丰润县)之间,到俊靡(今河北遵化市)而还。
建武元年(25年)六月,刘秀称帝,拜坚镡为扬化将军,册封㶏强县(临颍县)侯。
围攻洛阳
新野李湖文化苑坚镡浮雕
建武元年(25年)七月,刘秀派耿弇、陈俊屯军五社津(今河南巩县),派吴汉为大司马,统率坚镡、岑彭、王梁、朱祐、万脩、贾复、刘植、侯进、冯异、祭遵、王霸等十一员将领围攻洛阳。
当时。镇守洛阳的是更始皇帝刘玄的大司马朱鲔,朱鲔曾参杀刘秀哥哥刘演的事件,坚守不降。刘秀的部队攻城数月不下。 围城日久,更始部队军心不稳,朱鲔部下防守东城门的部将决定投降,私下里与坚镡达成协议,次日清晨打开上东门。坚镡与建义大将军朱祐乘机率军而入,与闻讯赶来的朱鲔部队在武库相遇。双方大战,杀伤很多,终因不能破敌,撤兵回营。
坚镡、朱祐没有攻破洛阳,但朱鲔对部队的忠诚产生了怀疑,失去了死战的决心。随后,刘秀派岑彭进城劝降,朱鲔最终投降。
占领洛阳之后,坚镡率军进攻内黄(今河南内黄县),顺利占领了内黄县。
独守南阳
建武二年(26年)春,坚镡与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随大司马吴汉,在邺东漳水共同攻击檀乡农民军,大破敌军,收降了十余万人。
建武二年(26年),坚镡与右将军万脩奉命攻略南阳各县,而堵乡人董訢在宛城造反,俘获南阳太守刘驎。坚镡就引军赴宛县,自选敢死队乘夜登城楼,斩关而入,董訢弃城逃回堵乡(今河南方城县)。当时,刘秀属下将领邓奉因为不满大司马吴汉纵兵掠夺新野,举兵造反,攻破了吴汉。此时,万脩因病去世,坚镡孤独无援,南面要拒邓奉,北面还要挡住重整兵力的董訢,因为道路为叛军阻塞,部队的粮食给养也断绝了。在与刘秀断绝联系一年多的时间里,坚镡孤军奋战,兵少粮缺,他与士卒共劳苦,一起靠野菜充饥,每战辄身先士卒,先当矢石,身上三处受了伤,以此才使部队避免溃散歼灭的命运。
建武三年(27年),刘秀亲征南阳郡,在坚镡与岑彭里应外合下,平定了邓奉、董訢之乱。
战后,刘秀任命坚镡为左曹,经常跟从征伐。
建武六年(30年),刘秀封坚镡为合肥侯。
建武二十六年(50年),坚镡去世。
儿子:坚鸿,合肥侯
孙子:坚浮,合肥侯
曾孙:坚雅嗣,合肥侯。
清代李卫《畿辅通志·卷四十八》记载:“坚镡墓在今河北邢台市柏乡县北二十里鄗城西南,今菅村的菅姓者,相传是坚镡的后代规避隋文帝杨坚的名讳,改为菅迎,坚镡为颍川襄陵人,不知何以安葬在此。
1974年,安徽省省电力修造厂兴建仓库时,在距离合肥城区13里的“十三里古堆”,发现一座土坑墓,周围还有3座砖室墓。据考古工作者推测土坑墓极有可能是合肥侯坚镡,周围三座砖室墓则是他后代之墓。后因资金等问题,考古工作搁置。
2012年7月,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特地从洛阳请了专业钻探人员,前来找寻和发掘这座曾“昙花一现”的墓葬。但因电力修造厂仓库,经过多年的变迁,已经面目全非,蒙城路拓宽了不少,最终没有发现墓址。
东汉之前,合肥虽为军事重镇和商业都会,但城池规模不大,城恒为土筑且较低矮。公元30年(建武六年),光武帝刘秀封赏东汉开国功臣,坚镡为合肥侯,加封合肥为其受封邑国,称“合肥侯国”,又称“皖侯国”。坚镡进入封国后,特别重视侯国都城建设(“合肥此地视他邑独重”),在兴建都城同时,将原来城池定位为都市重新进行改造,新建和改造后的合肥城布局规整,功能齐全,城市分离,攻守兼备。
坚氏一门四世封侯合肥近百年间,忠君爱民,勤勉务实,组织民众开拓耕地,治理水患,并在各乡开设店铺(合肥地区仍有侯店地名),兴办学校(“闻三代有道,乡里有教”),不仅使合肥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合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在西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可惜的是,这座被首任合肥侯坚镡“独重”、经数任合肥侯苦心经营的侯国都城,毁于东汉末期的一场战火,外城损毁严重,内城夷为平地,鸡犬未留。
明代谈迁《枣林杂俎》:善冶鄣塞,身负矢石之难者,马成、坚镡也。
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坚镡名列第二十二位。
《后汉书》、《东观汉记》有传。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均有事迹记载。
连环画《反南阳》中的坚镡
坚谭原是南阳太守苏虎军中八员大将之一,论武艺,一口大斧武勇绝伦;论人品,为人口快心直,不愿谄言媚上。苏虎让坚谭率领五百儿郎到白水村捉拿刘秀。坚谭却和景丹、盖延、邹朱、邹标、张天胜、张天印、魏岳七员战将一齐投降了刘秀,杀了苏虎,献了南阳,随刘秀征战四方,平定天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