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昌 编辑
王昌( ?— 24年),自称王郎,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 。两汉之际历史人物。
通晓天文历法,以卜卦相面为业。面对天下大乱,自称汉成帝刘骜之子刘子舆,图谋大事。更始元年(23年)十二月,在西汉宗室刘林和赵郡豪族李育等人拥立下,自称皇帝,定都于邯郸,史称“赵汉”。
更始二年(24年),刘秀联军攻入邯郸,王昌兵败被杀。
全名:王昌
别名:王郎、刘子舆
所处时代:新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逝世日期:24年
逝世地:邯郸
主要成就:建立赵汉政权
王昌通晓天文、历法,精通相面算命之术。遂以占卜为业,发现邯郸城有天子之气,即诈称自己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以图大事。
王莽建立新朝之前,有人自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遭到王莽诛杀。王昌利用这一事件,诈称自己是真正的刘子舆,会见赵缪王之子刘林。自称为了逃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的迫害,逃到蜀地。获知河北有天子之气,辗转来到河北。刘林便与赵国豪族李育、张参共同计划拥立王昌为皇帝。
当时有传言称,赤眉军将渡过黄河北进。更始元年(23年)十月,更始帝刘玄任命刘秀为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带兵平定河北。刘秀路过邯郸,会见刘林。刘林建议刘秀决堤,淹死河北的赤眉军。刘秀没有同意,离开邯郸,北向真定。
更始元年(23年)十二月,刘林率数百车骑,进入邯郸城,在赵王宫殿,拥戴王昌即皇帝位,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这一政权为“赵汉”,以区分于玄汉、赤眉汉。王昌任命刘林为丞相,李育为大司马,张参为大将军。王昌派军占领冀州、幽州,利用民众依然思汉的心理,宣称新朝建立之前反对王莽的翟义没有死,而在拥护他,从而获得声望。赵国以北、辽东以西地区,都被王昌管辖。当王昌颁布圣旨:“天下有得刘秀首级献于朕者,食邑十万户。”
更始二年(24年)初,刘秀募兵壮大实力,吸引刘植、耿纯率领宗族宾客二千余人归顺刘秀。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派遣突击骑兵支援刘秀后,王昌开始处于劣势。之后,王昌在河北各地连战连败。四月,刘秀进军邯郸。五月,攻破邯郸城。王昌乘夜逃出邯郸,途中被杀。至此,赵汉政权结束。
淇阳城
王郎是西汉末年一个政客,他的老巢在邯郸,因追捕东汉光武帝刘秀来到林州。当行至临淇盆地时,见这里山河壮丽土地肥沃,便乐不思返,在此驻守建城,“郎城”地名由此而始。
东汉王朝建立后,人们嫌王郎名声不好,便取“村庄位居淇河之北”之义(古称河北为阳),改名“淇阳城”。
历史上的淇阳城,不仅是林州古城之一,还曾是淇阳县城的所在地。《隋书·地理志》载:“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林虑郡,析置淇阳县,大业二年(公元607年)省(撤销),入林虑县。淇水在其南。”
由此可见,淇阳县仅存24年,但淇阳城和郎城的名称,却一直流传至今。直到1970年,村西头劵门上,仍存有砖刻“古淇阳城”四字。
《后汉书·卷十二·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
初,王莽篡位,长安中或自称成帝子子舆者,莽杀之。王郎缘是,诈称真子舆,云“母故成帝讴者,尝下殿卒僵,须臾有黄气从上下,半日乃解,遂妊身就馆。赵后欲害之,伪易他人之子,以故得全。子舆年十二,识命者郎中李曼卿,与俱至蜀;十七,到丹阳;二十,还长安;辗转中山,来往燕赵,以须天时。刘林等愈动疑惑,乃与赵国大豪李育、张参等通谋,规共立王郎。人间传赤眉将渡河,刘林等因此宣言赤眉当至,立刘子舆为帝,以观众心,百姓多信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