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澍 编辑
王澍,1963年11月4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祖籍山西吕梁 ,汉族 ,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 ,建筑设计师,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王澍1985年获得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硕士学位,同年任职于浙江美术学院;2000年获得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200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2007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2019年12月获选《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年度文化人物” ;2023年4月获聘为杭州市人民政府参事 ,11月当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澍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
中文名:王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新疆乌鲁木齐
出生日期:1963年11月4日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职业:建筑学家
代表作品: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主要成就:2012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2023年11月当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籍贯:山西吕梁
1963年11月4日,王澍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
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1988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同年,任职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
1997年,创办业余建筑工作室。
2000年,获得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200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
2007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2011年,获聘为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
2013年,入选《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 ;另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9年12月,获选《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年度文化人物”。
2023年4月,获聘为杭州市人民政府参事 ;11月,当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澍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澍主要致力于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针对当下中国建筑学科所面对的社会问题,把强调社会学的“城市营造”,反思人文价值的“建筑艺术”和致力于中国本土建筑学复兴的“历史建筑与造园学”作为若干线索,以批判的地域性视角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建筑语言探索及建筑创作实践,范围涉及公共建筑、大学校园、集合住宅、造园、传统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及当代艺术装置展览等。
王澍针对中国建筑设计与教育普遍以西方近现代建筑观念为旨归,其基本城市、建筑、理论原型均来自西方的现状,在中国国内提出以“重建一种当代中国的本土建筑学”的学术主张和基本方法。
王澍的学术创新之处在于,从学术基础和战略高度构建西方建筑学体系无法涵盖的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体系。它以“重返自然的道路”为鲜明的哲学态度,指出中国和世界目前面临的诸多冲突中巨量的人工建造物与自然的冲突是最深刻的冲突。 以人工材料为基础的西方现代建筑不具有必然的学术合法性与普适性,本土建筑在此意义上的当代的价值必须系统性的重估;它的形而下基础是中国本土的民间建造经验体系;通过田野调查和建造实践;一种将传统手工建造;自然材料和当代机械施工体系的结合建造方法被系统性、创新性的揭示和构建起来;以“面向自然的建造”为方向,结合本土建筑自身的演变逻辑,一种将城市形态学、建筑类型学与不同尺度层级的风景园林构建互相混合的新建筑类型学和美学意向初步成型。
王澍开创了当代中国的实验建筑研究和设计实践。自1990年代,王澍就提出和实践“实验建筑”这一理念,深度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场所文化内涵、空间表达、尺度转换、材料语言和工艺技艺,在保卫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城市与乡村建设、可持续与生态建造、在本土根源与国际交流的交叉视野下,自主创新的城市与建筑创作与实践这三个方面开创和代表了当代中国的实验建筑。
学术论著
学术论文 | ||
刊发时间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2014年 | 隔岸问山—一种聚焦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 | 《建筑学报》 |
2015年 | 走入树石的世界 | 《新美术》 |
2017年 | 将实验进行到底 写在“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之前 | 《时代建筑》 |
2017年 | 重返现实 | 《新美术》 |
2017年 | 教学琐记 | 《建筑学报》 |
2018年 | 只有情趣:为《东南园墅》新译序 | 《时代建筑》 |
2019年 | 在画家与建筑师之间 | 《时代建筑》 |
2019年 | 是谁返回了现场? | 《新美术》 |
学术专著 | ||
出版时间 | 专著名称 | 出版社 |
2012年 | 《设计的开始》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2年 | 《Imagining the House》 | LARS Mulller Publishers |
2016年 | 《造房子》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参考资料 |
建筑作品
王澍代表作品有临安博物馆、杭州南宋御街步行街、富阳文村综合保护与新农居建设、 、海宁青少年宫等。
时间 | 作品名称 |
---|---|
2000年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
2002年—2013年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
2005年 | 宁波美术馆 |
2008年 | 宁波博物馆 |
2010年 | 中国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 |
2017年 | 富春山馆 |
承担项目
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
2005年1月—2011年12月 | 正本清源—中国本土民间建筑经验建造体系的原创性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会艺术学项目 |
参考资料 |
科研奖励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2003年 | “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项目 |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
2004年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 中国建筑艺术奖 |
2005年 | 宁波五散房项目 | 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荣誉奖 |
2005年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期工程 | 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学术奖 |
2008年 | “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项目 | 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 |
2010年 | 衰朽的穹隆 | 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奖 |
2016年 | 国家住建部优秀实例一等奖 | |
2017年 | 《造房子》 |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
2019年 | 优秀勘察设计优秀(公共)建筑设计一等奖 |
人才培养
教育革新
王澍秉承“以美术代宗教”的美学教育愿望和历史传承,并坚持独立的教育理念,培育多元化的学生。他在课程设置中特别强调木工、编织等传统手工艺,也常带学生走出校园,参加交流活动,以拓展视野。
指导学生
2015年6月,王澍指导的学生王田田获得第四届浙江省“十佳大学生” ;王澍指导培养的学生还有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景观设计专业副教授刘彦鹏等。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2010年 | 第12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特别荣誉奖 | |
2010年 | 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 | |
2011年 | 法国建筑学院金奖 | |
2012年 | 普利兹克建筑奖 | |
2012年 | 全球创新人物奖 | 《华尔街日报》 |
2013年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2014年 |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学 |
2019年 | 北美建筑教育联盟金质奖章 | 北美建筑教育联盟 |
2023年 | 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 法国建筑科学院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
浙江省杰出创新人才奖 | ||
罗得岛设计学院荣誉博士 | 罗得岛设计学院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2年5月 | 东南大学兼职教授 |
2013年—2017年 | 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类与水利类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
2023年1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建筑学报》编委 | |
《新美术》编委 | |
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 |
伦敦大学巴特莱学院客座教授 | |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
2023年12月 | 浙江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 |
家世背景
王澍出生于乌鲁木齐,他的母亲是北京人。幼年的王澍常常坐火车往返于乌鲁木齐与北京,4天4夜的旅程,增加了他不少的阅历。王澍的姥爷是个木匠,或许由此打下了王澍日后尊重民间匠人的根基。
婚姻家庭
王澍的妻子的名字是陆文宇。
“王澍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设计师,当代新人文建筑的代表性学者,中国新建筑运动中最具国际学术影响的领军人物。”(中国美术学院评)
“王澍是东南大学的骄傲,也是中国科技界的骄傲。”(东南大学评)
“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时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评)
“王澍凭借真本事、真才华、真作品,成为第一位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师,十分了不起,拥有王澍这样的拔尖人才是浙江的福分。”(时任浙江省政协主席乔传秀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