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桂琴 编辑
郭桂琴(1922年-1938年10月20日),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36年春,因家贫难得温饱和不堪“亡国奴”之苦,她决然剪掉发辫投奔抗联五军。1938年春,经人介绍,与教导团分队长冯文礼定婚。1938年7月随军西征。10月随西征部队返回刁翎根据地。20日凌晨,她与其他7名女战友在掩护部队突围后,因弹尽,一起投入乌斯浑河,壮烈殉国,时年16岁。
中文名:郭桂琴
国籍:中国
籍贯:黑龙江省勃利县
出生日期:1922年
逝世日期:1938年10月20日
性别:女
郭桂琴,战士,1922年生于黑龙江省勃利县,长女,乳名菊花,身高1米55左右,瓜籽脸,长得俊秀,天真活泼,能歌善舞,举止大方。母亲雷氏(是雷家长女),再次生育时病故,她便寄养在林口县刁翎镇四合村四合屯的姥爷雷春喜家,由外祖母(王氏)抚养长大。
1936年春,因家贫难得温饱和不堪“亡国奴”之苦,她决然剪掉发辫投奔抗联5军。因四合村是抗联“堡垒村”,在日寇“并村”制造无人区时将村庄烧毁。
1938年春,经人介绍,与教导团分队长冯文礼定婚。
1938年7月随军西征。10月随西征部队返回刁翎根据地,19日晚露宿于三家子村西北的乌斯浑河(满语意为“凶猛暴烈的河)西岸老道口附近的谷地之中。
是夜,部队被日伪军发现。20日凌晨,8位女战友等9人欲渡河时战斗打响,她与其他7名女战友在掩护部队突围后,因弹尽,一起投入波涛滚滚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时年16岁。
“八女投江”纪念碑
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于2010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省委命名为第一批黑龙江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4年9月1日,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为第四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并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