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贝托·弗兰西斯科·奇亚里·雷蒙 编辑
罗贝托·弗兰西斯科·奇亚里·雷蒙(Roberto Francisco Chiari Remón)(1905年3月2日——1981年3月1日)巴拿马商人、政治家、总统。
中文名:罗贝托·弗兰西斯科·奇亚里·雷蒙
外文名:Roberto Francisco Chiari
国籍:巴拿马
民族:白人
出生日期:1905年3月2日
逝世日期:1981年3月1日
职务:商人 政治家 总统
出生地:巴拿马 巴拿马城
信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担任巴拿马总统任内与美国就运河问题进行谈判
罗贝托·弗兰西斯科·奇亚里·雷蒙
1960年,奇亚里被全国反对派联盟推举为总统候选人并参加了当年的总统选举,奇亚里成功当选为巴拿马总统,他是巴拿马第一位当选总统的反对派候选人。
为政举措
奇亚里上台后,在全国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改造医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国居民总体健康水平。他曾设想巴拿马实行某种温和的改革,却遭到立法机构多数议员的反对。
罗贝托·弗兰西斯科·奇亚里·雷蒙(1962年)
60年代初,美国肯尼迪政府发起了“争取进步联盟计划”,向拉丁美洲国家提供帮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计划的实施使巴拿马分得一些用于资助住房建设的资金,但巴拿马人民要求修改条约的愿望以及对美国的憎恨并没有消失。
运河争端
1964年1月,运河区内一所美国高中的学生们在成人的唆使下,在学校的门前连续两天单独悬挂美国国旗,消息一传出,导致运河区悬挂巴拿马国旗争端又起,反美运动烈火再一次被点燃。有200名巴拿马学生手持巴拿马国旗冲入运河区。双方爆发冲突,巴拿马国旗被撕毁。这又激起了更大规模的骚乱,连续三天有数千巴拿马人冲击运河区,造成了2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财产损失达200万美元。
冲突爆发后,奇亚里谴责美国为侵略者,并决定断绝与美国的关系,并将这一事件提交给美洲国家组织和联合国。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在安理会上敦促在地区论坛上解决这一问题,反对联合国介入。因此,根据巴西大使的建议,安理会主席发表讲话呼吁双方克制,此后联合国未再采取进一步措施。最终美巴双方接受了由美洲国家组织所任命的调查委员会提出的联合声明,双方恢复了外交关系。但巴拿马人民的不满和怨恨却难以平息。
趣闻
奇亚里执政期间,每天都勤奋的工作,他总能早上7点之前到达办公室,比其他所有人都早。他还把他的工资捐赠给巴拿马红十字会。
1964年奇亚里卸任,卸任后从事商业活动,1967年~1969年曾担任工会主席,1981年在巴拿马城逝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埃内斯托·德拉瓜迪亚·纳瓦罗
上一篇 马科·奥雷略·罗夫莱斯·门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