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连甲 编辑
赵连甲,1935年生于天津,河北河间人,曲艺作家、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出身于曲艺世家,先后从事西河大鼓、山东快书、评书、相声、小品等多种曲艺形式的表演及创作,代表作《舍命王传奇》《懒汉相亲》等 。
2022年2月2日,参加《百花迎春》晚会,参与曲艺家协会拜年。
本名:赵连甲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35年
经纪公司:中国广播艺术团
代表作品:赵连甲曲艺小品选集、舍命王传奇、懒汉相亲、宝瓶奇案
职业:曲艺作家、演员
职称:一级演员
籍贯:河北河间
赵连甲与白凤鸣、刘宝瑞、袁阔成等
198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王刚合作表演小品《拔牙》 。
2017年,担任“第八届北京青年相声节”决赛评委 。
2022年2月2日,参加《百花迎春》晚会,参与曲艺家协会拜年。
1952年至1962年先后任原辽东省文工团、辽宁艺术剧院、中国建筑歌舞团、海政文工团演员,1963年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演员兼创作组长。1984—1987年先后赴美国、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地区访问演出,博得中外观众赞赏。
2016年6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优秀曲艺节目展演” ;同年7月,参与由北京市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主办、中国广播艺术团承办的“中国梦·劳动美”文化进工地慰问演出活动,表演山东快书《快书小段》 。
2018年,受邀为参加“第九届北京青年相声节优秀节目展演”的青年演员们授课 。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曲艺创作,曾创作发表400余篇各类曲艺作品,出版专著有《赵连甲曲艺选》、《赵连甲山东快书选集》及相声专辑《建筑英雄谱》,中长篇评书、鼓书《舍命王传奇》、《宝瓶奇案》、《老铁传》,2001年6月由黄河出版社出版《赵连甲曲艺小品选集》(分曲艺、小品二卷)。负责编辑出版的书目有:《中国传统山东快书大全》、《书坛一杰》、《中国当代山东快书选萃》、《中国传统西河大鼓鼓词大全》。2001年黄河出版社出版《赵连甲曲艺小品选集》(分曲艺、小品二卷)。多次应中央电视台邀请担任春节、元旦以及《综艺大观》等晚会编撰、艺术指导,其中由其创作的喜剧小品《懒汉相亲》、《卖鞋》等,受到好评。2000年荣获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的“新中国曲艺50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
杨立德是一位注重人才的好老师,曾直言不讳的对赵连甲说:“你虽不是个生荒子,但对山东快书的地方特色、气口、板式仍把握不够。基本功上你要跟我学,但不要都学我,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我父亲(杨逢山)是说快书的名家,但我的启蒙人是叔父杨逢岐、后来又跟着唱竹板书的高福来学了不少东西。再进一步说,我拜门的师父是傅泰臣,他原来也是你家西河门里的人;你应当像刘同武先生那样,把西河门里的东西变到快书里来,这样你不至于学到最后只是像杨立德,那咱就谁也对不起谁了。”实际上,杨先生讲到快书继承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尽管如此,赵连甲还是先从“把握”二字入手,通过老师为自己排练的《快活林》、《闹南监》等书段,按着杨派快书说、表及注重与观众交流等技法逐字逐句、一招一式的学。由于他十分崇拜杨派快书艺术,在其刻苦学习时,也曾闹出不少笑话:当时,除每天黑、白两场随老师同台演唱外,每天他起早坚持到公园练功。一次从公园走出,心神仍在练的段子里,边走边比比划划念诵着台词,随之身后跟上了一帮孩子看“疯子”;赵醒过盹儿来,当即回头冲孩子们做了一个鬼脸,孩子们才被吓跑。可想而知,这般走火入魔的学艺精神,为他日后的艺术成长奠定了坚实地根基。 赵连甲在继承杨派快书艺术的基础上,在其表演、创作的实践中着力创新,讴歌时代的新生活。多年来,由他创作、发表与电台演播、唱片录制的山东快书多达200余段,并于1975年随同中国说唱艺术团赴美演出,首次使山东快书走出国门。近年来年近七旬的赵连甲,曾先后由他负责编辑出版了《中国传统山东快书大全》、《中国当代山东快书选萃》、《书坛一杰》(杨(立德)派山东快书艺术研讨会论文选编)、《赵连甲曲艺小品选集》(二册),以及将由黄河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西河大鼓传统唱词大全》(共分两集)等,为山东快书与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可喜的成绩。
妻子:李文秀(曲艺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