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蔚泓 编辑
谭蔚泓,男,1960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聘期5年),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1982年谭蔚泓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198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开始先后担任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基金会教授、V. T. and Louise Jackson Professor of Chemistry;2000年担任佛罗里达大学纳米生物研究中心副主任;2005年创立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10年至2015年担任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创院院长;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至2020年就任湖南大学副校长 ;2020年当选湖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2024年被授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谭蔚泓长期从事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中文名:谭蔚泓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省益阳市
出生日期:1960年5月
毕业院校:密歇根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1960年5月,谭蔚泓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谭蔚泓
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6年,被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2000年,担任佛罗里达大学纳米生物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0年,受聘为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资助。
2001年,担任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同年被聘为湖南大学特聘教授。
2003年,担任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教授。
谭蔚泓 报告 演讲
2004年,担任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基金会教授。
2005年,创立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2008年,受聘为佛罗里达大学V. T. and Louise Jackson Professor of Chemistry。
2009年,担任湖南大学特聘教授。
2010年,担任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创院院长(至2015年)。同年担任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主任,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6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2017年8月,就任湖南大学副校长。
2018年12月3日,任湖南大学副校长,试用期满,考核合格,正式任职 。
201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 。
2020年,当选湖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
2020年5月,卸任湖南大学副校长 。
2022年5月8日,中国化学会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经委员会委员无记名投票选举,谭蔚泓当选为中国化学会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2023年9月8日,第17棒火炬手谭蔚泓,参加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 。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谭蔚泓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的原创性工作。提出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新方法,揭示其细胞识别的基本性质;提出多种高灵敏、高时空分辨纳米生物传感方法 。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8月,谭蔚泓在在Science、PNAS、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和Nature系列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H-index=115,他引46700多次 。2014年至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Thomson Reuters China Citation Laureates)”人员名单 。
承担项目
截至2014年10月,谭蔚泓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防部基金、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基金等重要课题50多项 。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2011年 | - |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
2013年 | 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 |
2014年 | 功能核酸分子识别及生物传感方法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
人才培养
教育谏言
谭蔚泓认为:湖南要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的科技人才投身湖南,全力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解决湖南经济增长遇到的问题,除了加快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没有其他出路;创新人才是支撑湖南省核心竞争力的“筋骨”和“肌肉”;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要从三个方面发挥在湘和湘籍院士作用:首先院士群体可以发挥国家高端智库作用,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其次要充分发挥院士群体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先锋作用,助力湖南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三,利用好院士群体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94年 | 美国能源部杰出博士后研究者 |
1997年 | 贝克曼基金会杰出青年奖 |
1998年 | 中国科学院王宽成研究奖 |
1998年 | 惠塔克基金生物医学工程奖 |
2002年 | Packard科学技术奖 |
2004年 | 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光谱学成就奖 |
2005年 | 中国科学院海外知名学者 |
2005年 |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AAAS Fellow) |
2011年 | 黄智勇优秀教师奖 |
2015年12月07日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6年11月 |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2017年02月 | 第十届“湖南光召科技奖” |
2018年03月 | 美国化学会“光谱化学分析奖”(the ACS Divis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Award in Spectrochemical Analysis) |
2018年11月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化学奖) |
2019年 | 匹兹堡分析化学成就奖 |
2019年 | 生物分析化学杰出贡献奖 |
2019年 | 欧洲科学院院士 |
2023年8月 | 中国侨界杰出人物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0年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组)首席科学家 |
2012年 | 国家自然基金会创新群体负责人 |
2013年 | “111”创智引新基地负责人 |
2016年12月 |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省委员会副主席 |
2018年12月 | 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前沿讲座教授 |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主任 | |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分室主任 | |
化学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带头人 | |
化学与分子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 |
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 |
中国化学会理事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 |
国家纳米科技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 |
湖南省政协常委 | |
湖南省院士联谊会会长 | |
益阳市人民政府顾问 | |
南开大学杨石先讲座教授 | |
《分析化学前沿》(Analytical Chemistry Frontiers)主编 | |
《美国化学会会志》(JACS)副主编 | |
《国家科学评论》编委 | |
美国化学会(ACS)会员 | |
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BES)会员 | |
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N)会员 | |
美国生物光子学学会(BS)会员 | |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 | |
美国光学学会组委会成员 | |
2021年 | 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聘期5年) |
2023年3月 |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
2023年4月 | 杭州市人民政府参事 |
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 | |
2024年1月 | 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聘期至2028年11月30日 |
谭蔚泓对生物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评)
谭蔚泓在光谱化学分析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美国化学会光谱化学分析奖获奖词)
谭蔚泓教授为湖南大学得分子科学和生物医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